高平安
撫遠地理環境優越、資源資產豐富,但數字化進程較慢,加強農業數字化建設,是擺在全社會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現狀調查:
一是農業數字化整體轉型發展仍然較慢,宏觀層面的農業產業業態相比以往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
二是撫遠有著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多樣的特性,但數字化建設不全面,沒有形成全面的、從種到銷的數字平臺。
三是數字營銷能力弱,沒有結合旅游資源,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路線,開發定制旅游產品,線上線下推廣宣傳能力較弱,沒有打造一套“種得好、養得壯、造得強、玩得嗨”的撫遠全產業鏈特色。
二、原因分析:
一是農業大數據資源缺乏統籌管理。農業數據的收集、管理與應用均較為分散,各行業主管單位各自收集本領域數據并建立數據庫仍是主流方式,沒有統一平臺、系統管理。各單位數據的儲存模式、統計標準不統一,使多數媒體數據無法整合利用,許多數據沒有成為“大數據”。
二是政策支持和補貼力度不足。各類助農惠農項目規劃,未能完全覆蓋農業數字化相關的基礎設施與設備,如與農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機械設備和社會化服務等項目補貼力度不夠,導致農業經營主體缺乏動力,進行周期長、投資大、見效慢的改建與升級。同時,數字化基礎設施的缺失與通信能力的不足,導致農業數字化轉型面臨困難。
三是應用示范有待進一步加強。現有技術發展方向高度集中于種養基地、機械設備等種采收一條線上的數字化改造,智慧選種育種、水資源利用與水土保持等輔助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打造力度不夠,且在推動農業數字化時主要著力于一個或幾個方面,未能涵蓋從種到銷的完整農業產業鏈,缺乏綜合性的智慧農業集成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典型示范場景。
四、建議與對策: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和落實數字農業相關政策,對已出臺的支持政策執行情況由各有關單位進行自查,使支持政策在農業數字化轉型和應用示范等方面的效能得以發揮。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借鑒其他省市先進經驗,轉變投入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數字農業相關領域,推進農業數字技術產業集群建設。要積極培育典型電商企業,推進電商平臺建設,抓好農業電商示范基地建設。
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農業綜合服務水平。加快建設農業大數據項目,進一步消除城鄉數字鴻溝,加快補齊短板,建設農產品智慧供應鏈,強化農業農村數字技術創新。努力實現技術、數據、產業、場景的深度融合,結合旅游業,打造數字平臺一體化建設。搭建農戶、企業、科研機構、政府等相關主體間的農業大數據云共享平臺、智能化農情監控平臺、農產品可追溯平臺信息交流平臺,實現農業信息多層次的實時反饋與交流。
三是培養懂電商懂農業的從業人員,強化農業數字化人才支撐。聯合電商平臺和研究機構,大規模培養既懂電商也懂農業的從業人員,給予一定補貼,鼓勵電商平臺有針對性地開發運營公益課程,研究機構負責開發農產品技術和行業發展課程。開設電商經營技巧、模擬實戰交易、現場體驗觀摩等培訓課程,分期、分批輪訓農村電商從業人員,提高電商從業人員能力。不斷擴大合作社等新型主體的規模和競爭力,通過針對性培訓,充分利用新電商的力量,加速推動傳統農業的數字化改造。
(作者系撫遠市老科協會長)